ifanr 访谈:为知,从卖软件到卖服务的转型

1/29/2014

This content is not available in your language. The following is the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.

2012-4-15, 13:13 | 黄龙中 国外笔记软件 Evernote 现在非常受欢迎,国内有几款同类型产品,为知(Wiz)是其中一款。其实要追溯为知的历史,它的“前辈”网文快捕远远早于 Evernote,但网文快捕过于臃肿,不可以称为移动互联网作品。为知是一个轻量级的笔记软件,尤其是今年 3 月全平台“做减法”之后,更是打出专一的“笔记软件”旗号,试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取更多的用户。 比较巧的是,正打算联系为知访谈的时候,从 Evernote 那里听到了对为知的赞誉。Evernote 何以尊重竞品为知?带着这个疑问,跟为知的两位创始人李俊和魏拾俊聊起了为知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及他们对笔记软件的理解。 爱范儿将持续进行国内创业团队的报道,这个板块被命名为 iSeed,希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种子,如果你希望在 ifanr 展示你的创业理念和有趣之处,欢迎联系 info@ifanr.com

“网文快捕”时代

ifanr:听说你们早期是做共享软件的,能简单介绍一下那个时候的情况吗? 李俊:我们早前做的产品叫“网文快捕”(Cyber Article)。从 PC 互联网过来的人,应该很多人都知道“网文快捕”这个产品,它是一个知识管理软件,可以做很多事情,包括网页收集、MHT 编辑、HTML 编辑、电子书制作等等。网文快捕是我和老魏(魏拾俊,技术负责人)从金山出来后做的一款共享软件,2002 年初的时候开始做,当时还卖钱,到现在产品也一直还存在。

ifanr:网文快捕的用户量怎么样?收入呢?

魏拾俊:全球的用户量超过 200 万,其中在中国就超过了 100 万。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外,欧美、日韩和港台,国内也有不少用户愿意付费。

ifanr:具体收入呢?过去这么多年了,应该可以说了。

魏拾俊:还是少说为妙。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:2006-2008 达到顶峰的时候,百万用户中,付费人数有 2、3 万。可以这样说,来自软件的收入养活一个人应该没有问题。

ifanr:网文快捕做到哪一年的时候开始“变”呢?

李俊:网文快捕现在还存在,还有人下载和购买。只不过时代不一样了,现在人们往手机这个渠道上走,开始使用 web 服务和下载 app,而不是到网站上下载共享软件。这种方式已经变了,在国外已经变了,在中国更是变了。因为中国本身为软件付费的习惯就不是很好。关键是国外的市场有所萎缩。

ifanr:什么时候开始做为知的?

李俊:2009 年 3 月,老魏全职出来做为知;半年后,2009 年 9 月,我全职出来了。当时我们商量好一起出来创业,但我那边离职更复杂一些,所以晚了几个月。

ifanr:做网文快捕的时候是兼职?

李俊:是的,2002 年到 2009 年,我们两人都是兼职,老魏主要负责技术,我负责产品化的东西。其实对于共享软件来说,盈利方式一般是“花 100 元去推广,收 150 元,赚 50 元”这种模式。那个时候很多做共享软件的都是兼职状态——除非是三五人搞了工作室,做多个共享软件。

ifanr:当初是出于什么样的判断全职出来做为知?有资本的因素吗?

李俊:没有资本的因素。当时全职出来,也是基于几个因素的判断。

  • 一是形势在变。当时我们判断未来的方向是往在线服务上走,单机时代会结束。网文快捕及它的同类竞争产品,如果不遵循新的发展形势,继续走“卖软件”的路子,会慢慢消亡的。当时我们也看到网文快捕的用户活跃度在缓慢下降。
  • 二是看好移动智能设备这个方向。网文快捕时代,人们习惯了在 PC 上搜集和整理知识,但在移动设备上,怎么随时阅读和消费这些知识?那就是只有把知识放到互联网上,放到云端,才能实现多平台多设备的同步。这里,用户给了我们不少反馈,他们有同步的需求,有移动的需求。
  • 三是外部 Evernote 因素。我们当时看到 Evernote 在 iOS 平台上迅速崛起,觉得这个形态非常好,手机软件能够与传统使用习惯无缝对接这么好。Evernote 早期发展并不顺利注1,但它的创始人的坚持,让这款产品走到了现在。我们很感谢他把用户习惯培养起来,——起码我跟别人讲我们做的事情,他们听得懂。

这几个因素我们看到时机到来,觉得应该把产品推到一个新的时代。

ifanr:当时 Android 的崛起是不是也帮你们看清了智能手机这个市场?

魏拾俊:应该说没有受 Android 的影响。2009 年初的时候,Android 刚刚起步,等到 10 月份 G3注2出来以后,Android 才开始慢慢流行起来。主要还是出于对多平台多终端同步这种需求的把握。还记得我们刚开始做手机平台的时候,手里拿的是 Widows Mobile 的机器,出来的第一个版本也是 Wiz for Windows Mobile。

转型期

ifanr:我看两位年龄都比较大(后来得知老魏是 1978 年生人,李俊是 1977 年生人),在这样一个产品转型的过程中,你们自身是不是也有一个转型的过程?

李俊:主要是观念的转变。以前是自己做,绝对是高手——一个人可以做出那么一款产品,被那么多人使用。但是运营一家公司,掌握新的技术,新的产品,探索一些新的方向,不是一个人能做的事情。我们需要执行力强的团队。执行任何 idea,就是靠团队来将 idea 做成产品。

ifanr:心态怎么样?

李俊:因为我们年龄成熟一些,心态稍微平和一点;不像年轻人,沉不住气,想产品一上线就一夜成功,,这种心态对创业不是很好。你要有一个平稳的心,不要指望出一款产品,大家蜂拥而至,这是理想状态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平常心,你的数据只要是在稳步的增长,说明你有产品有好的价值,应该坚持不懈地往这个方向做下去。

魏拾俊(右图):保证用户用我们的产品,保证产品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,要坚持这一点。任何软件存在的必要,就是有人使用它,帮他解决了他的很多问题,提升了他自身的价值,他才会去付费,服务也是一样的。

ifanr:产品本身呢?从一个老的产品,转型到新产品,经历过哪些困难?

李俊:主要困难是团队建设,我们两个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,必须要团队的人每个人负责一块,把事情推进下去。怎么样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怎么样把他们从没有经验培养到有经验,这个过程是挺难的。但是一个公司要壮大,必须经历这个过程。像其他成功的产品,不是说它做第一款产品就已经成功了,而是因为它有了一帮人,在不断地做新的尝试,有了丰富的经验以后,突然碰到了一个好的时机,一款产品受到大家的欢迎,他们自己的力量能够把产品支撑住。所有的成功案例的背后,都有这样的团队。

ifanr:全职后就成立了公司吗?

李俊:没有。不是随便可以成立一个公司的,这个过程需要用户使用,给你反馈,不断改进产品。到 2011 年 5 月的时候,才开始公司化运作。我们招的人都是比较年轻,人员主要投入在移动产品的开发上面。比较有意思的是,我们的员工基本上是用户转过来的。我们现在有 10 个全职员工,有一半是以前的为知用户。

ifanr:从用户转过来的员工有什么特点?

李俊:用户用了产品,他们有感情。他会觉得产品很好,他觉得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得更好,会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完成这个工作。我们给他比较大的空间,他如果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的话,会花很多时间,真正有效率地做一件事情;这个过程,他们自己的提高也是非常快,做事情也很有激情和钻研精神。

ifanr:2009 年 3 月全职出来创业,到 2011 年 5 月成立公司开始组建团队,中间两年多的时间,你们主要在做什么工作?

李俊:这两年多时间里,我们把为知 PC 客户端做到极致。我们没有一开始就做手机应用,而是强调把 PC 端软件做精致,这是有原因的。因为我们的用户不是可以一下子就变成为知的用户,没有任何以前的数据,直接在手机上创业一些数据,不是这个样子的。我们的用户,有一些积累了大量数据,我们怎么帮他把大量积累的数据搬到为知上面来?所以我们的客户端重点是“批量”——批量导入,各种插件可以帮助他导入此前已有的数据。我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细,目的是帮他从以前的硬盘存储的习惯,过渡到网络云存储的习惯。过渡的原因很简单:需要更便捷地访问自己的信息(手机、平板)。

为知,笔记

ifanr:为知什么时候开始做 app?

李俊:2010 年上半年,当时老魏自己做了 Android 和 iOS 两个版本,目的是为了验证这个事情(app)的可行性。探索过后,再去找合适的人。在手机平台发力,是在成立公司以后,有专人专门做这个事情。我们会一直把这个事情做得非常细。这是为什么要成立公司,为什么要招新人来做这个事情。

ifanr:什么时候开始凸显“为知笔记”品牌?

李俊:今年 3 月的时候,我们当时发布了全平台的桌面管理软件,就叫“为知笔记”。我们采用“笔记”这个名称,也是因为这个通俗易懂些,一目了然。

ifanr:为知笔记的功能比较单一,只能记笔记,这是说你们在做减法吗?

李俊:对,必须做减法。现在手机上的应用,不需要太复杂的东西。

我们一直认为功能应该单一、简单,只有用深入了,才会提出一些深度的需求来。你不做简单的话,用户都不会试用,根本就不会体验到你的功能的好处,觉得是一个累赘。

ifanr:为知怎么理解“笔记”功能的?

李俊(左图):每个人都有笔记的习惯,不管早期记在纸上、手上,还是现在有了手机记在手机上。但是有多少人会用跨平台的软件,来把这些东西永久地存下来?这需要用户认为有保存的价值才会去用这个产品。

很多人用 Evernote,或用 Wiz,光是冲着“记笔记”这个功能去用的,应该不多。更多人是觉得这个软件很方便,会慢慢把他工作、生活相关的大部分内容——不光是笔记,比如看到好的网站——记下来,存进去;或者是工作上一个文档,把它当作网盘一样,存进去,然后再在手机上阅读。不仅仅局限于笔记的功能,相当于个人的数据中心、内容中心。

有了他平时日积月累的东西以后,以后找的时候,很方便地找得到,这样就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典型需求。无论是 PC 还是手机、平板,最根本的需求,就是让它使用起来更方便,想找的时候更快地找得到,想记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把它记下来,不花任何精力。

ifanr:那你们现在是以退为进,先让用户喜欢上 Wiz 的简单,再由他们来提需求?

李俊:可以这么理解,但我们不会再做“加法”——为知的插件功能已经公开了源码,可以由开发者或用户来做。

我们最终想做成的,是一款精致的服务。探索了这么久,把摊子铺得很开,现在开始收网,因为我们发现了“笔记”的核心价值。那就是:怎么帮助用户管理好已经存储下来的数据。用户把数据积累下来,他是很愿意去使用这些数据的。怎么样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,让数据更有价值?我们应该先帮他把数据整理好,在各个平台用好;然后再去根据他的这些主题和用途,让他跟其他人进行分享和交流。

Evernote,及未来

ifanr:提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:你们怎么看 Evernote?

李俊:Evernote 在移动终端产品上的体验,是我们非常好的参考方向。经过用户的不断反馈,Evernote 才总结出手机上一个什么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是用户欢迎的。在这方面,他们佼佼者,我们可以向它学习。在提供服务方面,我们在国内有自己的特点,比如批量自动化数据转化和整理、多级目录管理,等等。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我们的特色上面。

ifanr:如果 Evernote 正式进入中国,对你们有什么样的影响?

李俊:各有各的市场,影响不会很大。我们和 Evernote 没有太大的竞争关系,我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,它有它的生存方式。我们发现,他们的策略变了,现在使用 Trunk(API 服务)政策进行扩张,干的是云平台服务商的的事情。这一块的竞争挺激烈的,国外有 Google、苹果、亚马逊,国内有阿里云、百度、腾讯等。Evernote 作为平台服务提供商,希望用户留在它的平台内,所以它收购了不少小应用。而我们,更多是希望用户使用我们的服务,不论在哪个云平台上。

ifanr:可以预见未来会有什么困难?

李俊:主要是培育市场的问题。中国人用手机来提高效率的诉求并不强烈,这种诉求需要时间来培育。需要用户去接受智能手机、平板可以帮他解决工作问题,而不光是娱乐。有个典型的数据:“Wiz Note” iOS 版本上线前三天排在新产品榜首,主动下载使用的80% 用户都是外国人,他们不知道这个工具上有数据同步服务,要同步到中国来;但他愿意去下载这种应用,来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
对于我们来说,现在正在这个过程中做一些储备,技术上的储备、产品上的储备、团队上的储备,等到时机到来的时候,我们产品会非常成熟。

Evernote:用得越久,对用户价值越大;同理,对企业收入贡献越大)

ifanr:怎么挣钱?

李俊:只要服务的品质上来了,用户迟早会付费的。这个模式挺好的,Evernote 做了一个很好的证示:1% 的用户付费,一个用户就可以养活 100 个用户的开销。而且,只要用户留下来了,他会持续地为他的数据付费——因为收的是服务年费,你只要获得他其中的一部分就行了。

以前的软件模式是,你为了用我的软件,你就得花钱买,现在不是了。你花钱买的是你自己的服务——让存储数据更可靠、更安全的服务。我们产品的特性是让你用起这些服务来更爽快。你付的 100 块钱里,我收你 20 块,其他 80 块是你享受基础服务的成本——我们也在寻找和等待国内成熟的商业云服务平台,这 80 块是给他们的。

ifanr:对未来怎么看?

李俊:我们有自己的用户群体。这些用户群体使用我们的产品,使用我们的方案,能够产生很大的价值,他为这些足够大的价值付费,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软件生态。

以前卖软件的时候,用户愿意付费,也是因为我们满足了他的需求。不然他们为什么买一个软件?现在用户为很多娱乐软件付费,因为它们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;我们这里,是用户为效率和数据安全而付费。用我们的产品,你可以节省一半的工作量,留出一半的时间去玩、去做别的事情。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跟用户说,我们虽然不是娱乐软件,但我们会帮助你把时间拿出来去娱乐。

—————

注 1:2008 年底,由于财务收支窘况,创始人 Phil Libin 创业不到半年即动念卖掉 Evernote,但天上掉馅饼,突然得到一位用户 50 万美元的投资,得以起死回生(via TNW)。

注 2:HTC G3 Hero,2009 年 10 月美国上市。

Pasted from: <http://www.ifanr.com/82545>